栏目:大专本科落户 人气:0 日期:2023-02-15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南大研究生院、本科生院分别盘点2020十件大事)
新年伊始,春信已至
今天,小南为您播报
2020年南京大学
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
十件大事
研究生教育十件大事
2020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的一年。7月29日,我国首次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左边习近平右边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进南京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决议工作部署,2020年出台13个重要文件,面向“十四五”构建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新体系。
一、面向未来,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胜利召开
12月18日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处长郝彤亮、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应邀到会并讲话。校党委书记胡金波就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表指导意见,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主持会议并号召全校师生开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副校长王振林展示了我校“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取得的重要成果,提出下一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
二、平安研考,研究生复试与招考工作圆满完成
今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上半年,7000多位考生的复试方式由线下调整为线上,下半年,优化自命题考试科目,寄送3万多份试卷至全国各考点,组织近8000位考生进校考试。全校研招人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针对疫情防控要求,详细制定线上复试和线下统考的工作方案,紧抓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圆满完成了研究生招生各项工作,确保了“平安研考”。
三、防“疫”有方,确保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严格管控、精准防护,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开展助困帮扶和宣传教育,向7241名研究生发放专项疫情补助194万元。春季研究生课程开课605门,开课率82.9%,线上教学平稳有序,受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交汇点新闻》等媒体宣传。2月20日在江苏省率先实施博士学位论文线上答辩,上半年共开展348场线上答辩,1028位研究生完成答辩并获得学位。医学院陈显成、李晨曦、张楠同学奋战在抗疫一线,受到团省委和省学联通报表扬;新闻传播学院陈月飞同学连续40天在湖北黄石抗疫前线开展抗疫宣传,“学习强国平台”专题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四、资助育人,启动实施博士生资助新体系
对博士生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基本保障,强化卓越引领,优化资源整合。出台《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助学金学业奖学金改革暂行办法》,全方位夯实学校、院系、导师在人才选拔、指导和培养中的主体责任。将导师助研费纳入助学金范畴,提升资助保障力度。在提高基本保障的基础上,通过英才计划和启明星计划等建立全过程拔尖创新激励模式,鼓励原创,强化质量。
五、内涵导向,推进博士研究生评价体系改革
落实教育部和科技部的“破五唯”精神,推进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综合评价改革,经与各院系四下四上沟通推进,初步建立了以学院、学科为单位、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评价体系。2020年24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江苏省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造历史新高。
六、深化推进,“四三三”博士生教育改革再结硕果
持续推进“四三三”博士生教育改革,修订、新立文件8个,从制度层面严格规范培养工作;完成全校博士生一级学科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新时代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南大方案”;深入实施博士生学业三级预警帮扶机制,实施一年后同期博士生平均延期率下降6.7%;以“博士生资格考核”与“弹性分流淘汰机制”相结合为核心的培养过程质量控制机制得到教育部高度认可,《中国教育报》发专稿宣传。信息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一等奖。
七、聚力资源,“二三三”硕士生教育改革全面提质增效
加强新时代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工作,成立“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遴选19门研究生课程思政标杆课程、9个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走在全省高校前列;打造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遴选本硕贯通精品课程300门,出版优秀研究生教材7部,3门研究生MOOC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加强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建设,1位教师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教师,4个案例入选教育部“抗疫与扶贫”主题案例;首批14个留学生硕士学位项目进入招生阶段。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苏州南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被评为2020年度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
八、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
12月18日召开第21届“创新与育人”研究生导师交流会,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着力塑造以“立德树人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研究生导师教育文化观。信息管理学院苏新宁教授入选江苏省“十佳导师”,物理学院邹志刚院士团队入选“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九、提升效率,研究生院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
为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启动覆盖研究生管理工作全过程的研究生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已初步建成研究生迎新、学籍异动管理、毕业管理、培养方案管理、在线选课、奖助学金管理、学位评定在线投票及论文网上归档等功能模块,支持与智慧校园其它系统数据共享。利用线上系统,2020级新生缴费率达到100%。
十、鼓励创新,研究生科技成果卓著
入选2020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64项,组织江苏省研究生暑期学校1项,主办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论坛2项。11月以“学术创新攀高峰,科技报国逐梦行”为主题开展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系列活动,2000多名研究生参与,校内外反响热烈。2020年获“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一等奖4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29个,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获奖数连续3年领跑各高校。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博士生宋万鸽获中国光学领域研究生最高荣誉王大珩光学奖;计算机系博士生冯霁获中国计算机学会2020年“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本科教育十件大事
值此“十三五”收官和谋划“十四五”开局之年,本科教育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左边习近平右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南京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熔炉工程”,加快构建“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奋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力打造“第一个南大”的“第一品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接续奋斗,深入推进“熔炉工程”和“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落实落地
以“熔炉工程”为引领,落实新时代“四个融通”人才培养理念,加快建设“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
聚焦育教融合,研制《南京大学关于制订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育教学计划的意见》;落实《南京大学关于深化新时代体育教育改革的意见》,构建基础、拓展、提质“三段式”体育课程体系;出台《南京大学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打造南京大学“二六三”美育育人体系;围绕《南京大学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的意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探索劳动教育改革。
深化本科教育评价改革,着手构建以三维向量评价学生的多元评价机制。
二、组建“两院”,推进本科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育人为核心,立足“融”和“通”,整合优化本科教育教学相关机构与职能,组建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新生学院和本科生院。
面向大一新生成立新生学院,设置秉文、行知、有训、安邦、毓琇、开甲六大书院,全面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秉承“大教育”理念成立本科生院,通过交叉任职、动静结合、扁平化管理等,建设更科学、更高效、更友好的聚合式、精细型服务管理机构。
2020年9月,胡金波书记为新生学院授牌,吕建校长为本科生院授牌。
三、以德为先,推动德育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立德树人,持续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左边习近平右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开展“学四史,做栋梁”主题教育活动,评选大学生年度人物、组织“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主题班会、“思史明志,立德笃行”主题演讲大赛、“知四史,明校史”知识竞赛、“四史起鸿图,初心永澎湃”微展示大赛等系列活动,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发奋成长成才。
举办“感恩与责任”2020年度奖助学金颁奖典礼,用栋梁的力量感染和激励学生感恩于心、责任于行。采用主会场左边加分右边会场、线下典礼加线上直播的“云毕业”方式,精心组织开展“我的毕业声”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毕业生奋进新时代,为祖国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四、润物无声,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注重顶层设计、内容开发、评价激励,全方位深化课程思政改革。
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作用,出台《南京大学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行动方案》,开展“课程思政进院系”系列活动,遴选认定两批课程思政案例,建设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宇宙简史”课程负责人李向东教授在教育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点评,“宇宙简史”课程是专业课和“真”的结合,体现了科学之美,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胡金波书记以“坚持突出‘三个注重’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为题,在教育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调研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吕建校长在“科学之光”育人项目启动仪式上为首批“科学之光”首席教授颁发聘书,6位院士、25位“长江学者”“杰青”等高水平教师走上讲台,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精神与求真品格。
五、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新冠疫情严峻考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将守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防疫工作宣传教育,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专项资助,向1.5万人次累计发放补助近三百万元;科学合理、分批分期统筹安排学生返校,严格做好相应管理工作。
开展“同心战疫”线上主题班会、“疫情下的中国”征文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制定《南京大学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实施方案》,紧急筹建在线教学技术支持小组,出版《南京大学在线教学培训手册》,1700多人次参加线上教学培训,1497门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招募课程助教1262人,开展4项国际“云”科考项目。调整开课计划,73门慕课向社会开放,近122万人次参与学习。
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新常态下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举办“新常态下如何推进学习革命”研讨会。
六、继往开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专业优化升级来支撑人才培养高质量提升。
推进“四新”建设,5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通过教育部验收,3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新增6项教育部“四新”项目。
推动新文科改革创新发展,举办“新时代新文科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讨会。探索高等理科教育改革新路径,举办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全体理事单位会议暨拔尖人才培养论坛。
6个专业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8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
七、守正创新,打造一流课程一流教材
全面提高课程教材建设质量,推进供给侧改革,以课堂革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
成立南京大学课程建设与评价委员会,就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评价等开展指导与审议。
深入推进“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立项4门“十”层次优质课程,64门“百”层次优质课程,各院系累计立项建设978门“千”层次优质课程;51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累计125门慕课上线国内外各大慕课平台。
全面加强教材管理,制定《南京大学本科教材建设规划(2020-2022)》《南京大学本科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15部教材入选202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名单。
八、出新出彩,招生工作先行有为
2020年生源整体质量稳中有进。
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教授开讲、学子分享、伴你高飞等线上直播活动。各招生组开展线上线下500余场次招生宣讲,招生宣传出彩出新,为我校实力“圈粉”。左边微信公众号右边共推送1046篇文章,阅读总量超过450万次;发布微博607条,总阅读量超过980万次;B站、抖音、快手视频作品播放总量近892万次。
与兄弟高校共同推出“春霖”抗疫助学行动、“起点”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精心组织开展疫情期间特殊类型招生考试,确保招生考试安全有序、公平公正。
九、春华秋实,育人队伍建设成果显著
推动构建本科教育教师荣誉体系,鼓励广大教师做“大先生”。
启动“青年名师名课培育计划”,首批遴选29位青年骨干。
制定《南京大学关于新时代推进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辅导员核编和职级评聘工作,提升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和能力。
新增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1人,孙乐强、夏天娇分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医科组一等奖,刘红年荣获“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称号,大气动力学教学团队荣获“全国气象教学团队”称号,周晔荣获“2019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陈卉荣获第十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吴爱菊荣获首届“江苏普通本科院校榜样教务员”称号。
十、硕果累累,南大学子竞赛场上展风采
聚焦做中学,以赛促学,不断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南大学子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4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3项、铜奖1项。获得2020年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牌1项、银牌1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MCM/ICM)国际特等奖提名2项、国际一等奖9项,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和新大陆创新奖,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一等奖1项和最佳风采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1项。我校本科生还荣获2020年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
新的一年,南京大学将
继续践行“立德树人”第一使命
做强“最好本科”第一品牌
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接续奋斗,勇往直前!
精彩荐读
@全球南大人!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发表2021新年贺词你好2021!祝福已下载,心愿正发送......一图读懂南大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
来源:研究生院、本科生院编辑:丁丁责编:佘静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