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留学生落户 人气:0 日期:2022-12-26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最近几年,为什么海归越来越不值钱了?)
这几天,趁着清明假期,在家梳理了些创投项目,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些初创团队的人力架构基本都相似,技术人员出身要不大牛学校或者大牛公司,人力和行政清一色的海归,之前对海归的印象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一个群体,抛开他们在国外浪费时间混学历的北京之外,他们自身携带的资源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有优势的,毕竟,能够出国留学的小伙伴,他们的原生家庭在地方上多少还是有点背景的。
其实,国内海归的风光时刻是在改革开放前后,当时的海归们个个都是“香饽饽”,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回来后就成了国内就业市场中的“宝藏”,是各个企业争相追捧的“金领”人才,在那个相对落后的年代他们就已经拿到了远远高于平均线的薪资,甚至鉴于他们的海外留学背景,就连自己做生意也往往更容易得到更丰富的资源。
但是,最近这几年明显发现海归群体越来越不像从前那样抢手,了解到的有些已经找到稳定工作的海归们在薪资上面并没有太多的优势,而有些海归们找工作都困难,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中,成了大家口中的海待。
之前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叫做“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组织。加入这个组织的基本上都是海归,这个组织建立的目的也是海归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互相沟通、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在这个组织中,有不少组员抱怨自己由于常年在海外生活,并不了解国内的工作情况,回国后获取的信息并不对等,因此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有的组员抱怨自己并不知道求职的困难,没有在留学期间掌握过硬的本领回国后空有一纸文凭,没有求职公司需要自己。
就拿今年来说,金三银四的招聘黄金季节马上就过去了,网络社交平台上不断有海归吐槽,工作难找、待遇低等等之类的。
那么,最近几年海归们为什么落魄成这个样子,网上甚至直接把海归说成海废?
不少人会把这一现象归罪于新冠疫情,认为新冠导致的市场大环境不好,提供的职位相对也少了,其实,对于海归们来说,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剂催化剂,早在疫情暴发之前,海归人才在求职中一些问题就已经显露了出来。
2019年,《光明日报》中的一篇文章《海归,贬值了?》中提到海归的光环没能带来预期的收入,一些留学生的薪资水平甚至不及国内同学历学生。求职简历回复率低、收入的落差感、超预期的竞争压力,成为海归求职大军普遍诉及的问题,同时,海归正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事实上,很多海归出国留学的目的并非深造,而是躲避“高考”,单纯地为自己的简历“镀金”而已,结果就是造成该群体良莠不齐。出国留学本来可以提升自己全方位的能力,获得在日后有用的技能,但是大多数海归却选择浑浑噩噩地过海外年活,至于连英语沟通能力都没能提高多少。
之前的一个同事,汪某菲的堂妹,本科考进了首都经贸大学,读到大二出国留学,先去了新加坡,又去了日本,前后将近十年时间,结果呢,除了学会一口流利的日语外,学历上基本上零收获,甚至连教师都不知道在哪,不过人家家境优渥,回国后什么也不干,靠着啃老过的也不错。
总结下来,从物以稀为贵的角度分析,海归们的现状形成的原因无外乎就是海归增量太大,尤其发生疫情以来,海归们回国的意愿越来越强,而在另一端呢,在现在国际大形势和疫情的双重背景下,国内的各大公司为了消减运营成本,纷纷裁员减少招聘,这样,提供给海归们的岗位也相对较少。
最为重要的是,海归自身的原因,其中很多人可能并未在留学生涯获得太多核心技能,所以,很难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岗位,这样,就让他们不自觉的陷入高不成和低不就的怪圈里面。
全文完,如果感觉不错,麻烦点个赞再走吧。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