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上海落户资讯 人气:0 日期:2022-12-30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上海落户新政,打响优质人才大战第一枪)
文/人猿泰山
9月23日,《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正式发布。在中国进入全面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相比以前的抢人大战,简单粗暴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相比,上海,这次才是真正打响人才大战的第一枪,目标直指优质人才,标志着城市开始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此次,由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定的《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直接指向非上海应届高校毕业生。还不是一般的大学,而是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该评分办法标准分数为72分,分为毕业生要素与用人单位要素两部分。在毕业生基本要素中包含最高学位、学历,毕业学校,学习成绩,外语、计算机水平、奖项及科研发明等,根据不同级别进行评分,其中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所区分,一流大学A类加B类一共42所,应届硕士可以直接落户,包括中科院在沪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
一流学科大学95所,可以直接落户的只是这些大学里一流学科对应专业的应届硕士。
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同济这几所学校的本科毕业生直接落户。
直接说重点:这次新政对双一流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的门槛大大降低。
在此之前的2018年8月,《非上海生源的应届生落户上海积分办法》就已发布,当时清华、北大本科学历可以直接落户上海的试点引发广泛关注:一考定终身,学校渣了,连上海的门都进不去。
而此次办法中,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除此之外,这次评分办法跟以前没有太大区别:这次的应届生落户新政,可以理解为符合要求的学校和专业要求的毕业生,落户上海的门槛大大降低,一次性直接加满72分。
或许,上海落户新政正式开启中国城市人才争夺新赛道。
这一次的措施让很多人想起了前几年的人才大战:正当楼市被紧紧按住、房价被稳稳锁住的时候,二线城市率先开始抢人大战,人才落户、人才买房开始上演,进而带动了不少城市房价上涨。那么这一次的上海落户新政让人才可以直接落户,是否会让其他城市效仿,引来第二波人才大战呢?
这显然是有本质区别的。
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对人口增长有着限制。在中央的多个文件中都提到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严格把握好人口总量控制这条线。
从2016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到去年5月发改委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都明确提到: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除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不得采取要求购买房屋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
目的是要留下愿意来城市发展、能为城市做出贡献的人口,又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对于超大城市,政策采取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引导人口合理的流动和分布,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
可以发现,所有关于落户的问题都有一个前提,即超大城市除外,上海以常住人口2428.14万,户籍常住人口1450.43万的数据,无疑在此列中。
不过,此前于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提出,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实际上,我国除北上广深这几个城市没有完全放开落户门槛外,其他的城市基本已放开,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也意味着将间接降低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落户门槛。但这种“曲线”方式,对上海而言只是增强要素流动。
因为,上海近年的目标直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这就必须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根据上海2020政府工作报告,“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四大功能’要持续强化,新旧动能要加快转换。”
而这一切都指向人才这第一资源。猎聘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人才生态指数报告》数据显示,上海人才生态在全国排名第三,要向上走就必须拓展空间。而这个空间就是优质人才。
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与建设国际人才高地是上海近两年的主要工作之一,而上海市政府的实施路径是建设人才高峰等引领性人才工程,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促进人才柔性双向流动,提升人才市场服务能级,加快形成更为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
当前,我国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但繁荣国内经济,离不开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这样才能支持中国的全球最完善的产业结构实现全面科技升级的目标,才能解决很多产业控制点依然在国外企业手里、容易被要挟的问题。
可以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引领创新的第一要素,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命题。
过去,依据国家对教育资源的分布,我们在评价一个地方时,总说某地有多少大学、多少科研机构,因为这意味着拥有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初期,北方大学基本成为开放前沿城市的培训基地,这几年,随着沿海城市产业转移,人才出现回流迹象。
但城市竞争就像零和游戏,不争不抢只能得个美名。在人口限制下,上海向高级人才争夺正式发起进攻。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提到,要强化对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的支持,加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协同。并抓住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培育人才生态,贯穿上海这几年的发展。
2015年,上海发布“人才政策20条”,2016年上海在此基础上又出台“加强版”——《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被称为人才新政“30条”。有针对性地破除人才引进、评价、激励、流动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落地问题。核心是围绕“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的要求,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除继续强调“户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完善梯度人才引进政策外,重点引进“四个中心”、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科创中心建设的紧缺急需人才,优先引进重大科学工程、重要科研公共平台、大科学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高层次人才。
显然,上海这一政策的针对性和人才梯度还有待加强。
2018年,上海发布《非上海生源的应届生落户上海积分办法》,针对清华、北大学生落户进行试点。但对标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上海在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瓶颈。专家指出,顶尖人才引进不足,缺乏真正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师级人物和高层次创新团队;人才管理机制还是不够活,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率低等,都影响人才集聚并发挥作用。
李克强9月22日到上海考察时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加强制度创新,解决科技人员反映的“破而不立”、“政策空窗期”等问题,把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更好激发出来,加快有创新力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商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切都指向人才政策的落地效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中国特别强调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而上海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目标,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聚集必须走在前面,要让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因为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人才是一切发展的根本。
放在国内各大城市来看,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更加凸显了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建设的紧迫性。
而优质人才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