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上海落户资讯 人气:0 日期:2023-06-20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都快上幼儿园了,幼升小还远吗,老母亲的焦虑总是来得特别早)
本文转载自【左边微信公众号右边小土大橙子,左边ID右边:buyateng】
小土叨叨:我家老大蛋蛋已经读完一年级,即将升入二年级了。
咱们号里不少朋友的娃,跟老二定定年纪差不多,老母亲的焦虑总是来得特别早,想想幼升小还真的觉得仿佛就在眼前了。
老大走完一年级,这篇来回顾下幼升小,让更多朋友可以未雨绸缪。今天文章还特地配了语音,听语音的朋友记得告诉我呀。
正文共:3867字5图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都快上幼儿园了,幼升小还远吗?
老母亲的焦虑总是来得特别早
前几年,从幼升小的激烈程度来说,上海在全国数一数二。各种牛娃的简历让人好震惊。2019年,出了政策,不让投简历,不让面试了。2020年,更猛的组合拳出来,直接民办摇号。这股幼升小备战的热浪,终于有所降温。
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是无法在短期内消失的,所以各种压力、比拼也不会随之消失,而是从明面上转到台下和幕后,其实更加考验家庭的能量和孩子自身的努力。
如何规划幼小衔接?我们一起探讨下(我之前还画过一张丑丑的思维导图)
01
学区房
之前总有留言问起学区房的事,问我意见,说实话,我真心惶恐,不敢给建议。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每个城市政策不同、学校状况不同、房价不同,每个家庭情况也不同,这是个大几百万的决定,关乎到孩子未来若干年的教育,真没有胆子瞎给意见。
但我一定要强调的是:要早打听早规划!
不是说一定要选学区房,而是说,如果早筹谋早规划,说不定还有得选,选择权还在自己手里,如果规划晚了,就只能被动地从剩下的里面选了。
我跟队友结婚买房的时候,觉得孩子都还没有,孩子上学也太遥远了吧,想那么多干什么,加上觉得学区房贵,所以完全没有考虑学区。
拿魔都来说,热门公办对口的学生远超学校招生的数量,这个时候就得靠排队了。人户不一致,落户时间短的,或者没有上海户口,用居住证报名的,在录取的序列里要朝后排,排不进的就会被统筹入学。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进入热门学校,往往是提前几年,甚至孩子一出生,就把户口落到对应的房子,才能基本保证对口入学。
同龄人从出生就做规划了,等我们发现时,已经挺晚成本也高了。
有学区加持,虽然有溢价,但可能更容易保值,也更容易出手,这些都是当时没考虑到的。(当然一些老破小,有房龄太久,学区变动的风险,这个是另外的考虑了。)
学区房的事情,与其网上问,最直接的是:多结交一点同小区的妈妈。什么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哪个学校招满没招满,要提前几年占坑,同龄的高龄的多问几家,马上就清晰了。
再比如,上海的政策,小学学籍一旦定了,跨区就比较难,本区的名额和跨区的名额都不一样的,所以还要早点关注。
简而言之,我得顶着锅盖说一句:可以不买,但不能不研究,不能不懂。
02
生活和学习习惯
也有人会觉得,为什么非要读热门嘛,在哪里上学不是上嘛,我小时候就没上好学校,现在不照样好好的嘛。
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只能说,时代不同了。古代孟母择邻和现在很多人选学区一样,择的不只是老师、学校,更是氛围和环境。
同学的家长都是重视教育的,你好意思天天放羊哇?肯定不好意思对吧?这就会有促使你进步的动力,就像是长跑,不求第一,但是有人领跑,咱跟着就容易一点,不容易掉队而不自知。这个话题太大了,就先打住。
以为有了学区就可以躺平,同样是不可取的,再好的学区也照样有人垫底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即便没有学区,有了这些,也照样可以翻盘;没有这些,就算有学区也白瞎。但学习习惯和综合素质,靠日积月累,是难以突击的,得有耐心有恒心。
比如,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
按时刷牙洗脸睡觉;
有较好的饮食习惯;
作业记得带回家;
上学的书包记得检查;
进行时间管理;
可能有些人会问,这些吃喝拉撒和上小学有关吗?
其实有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习基础。
学习习惯有很多方面。
比如,能够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这是倾听习惯;
上课举手发言,不随便打断老师,这是表达习惯;
作业主动按时完成,懂得检查,这是作业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同样是需要未雨绸缪的。
除了培养孩子的习惯之外,还要注重学习能力,也就是孩子的注意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自驱力等等,这些内容回头我单独写专门文章细说。
03
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部分其实可以展开很多内容,最近我也会陆续再发。
比如,大家都很关心的英文,在幼儿园阶段就能准备起来。幼儿学语言的能力是强于成人的,在语言敏感期学习,往往事半功倍。语言学习并没有特殊技巧,重要的是能够持之以恒。
语文方面,主要是识字、阅读、拼音等,我觉得识字重要的是要和阅读结合起来,增强有效输入,这会给孩子在小学的学习打下基础。教育部要求避免幼儿园小学化,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拼音等,但家庭内部也跟着完全禁止,是矫枉过正了。暑假让孩子先接触一下,不至于一下子把所有负担都丢给小学。
数学方面,我觉得不用机械地练习算术,适当刷刷题就好,更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抽象、分类、比较、空间测量,多注重概念的理解。上了小学时间一下子就少了,趁还没上学前,多带孩子玩玩各种桌游,多做做手工,都会有帮助。
还有不少朋友问我要不要上兴趣班,我的观点是:孩子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时机未到,就会事倍功半,大人孩子都会受挫。严重的,甚至伤害到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影响亲子关系。
娃没鸡成,反倒得不偿失了。
但如果孩子有兴趣,那么好的兴趣班会帮助孩子拓展能力边界,增加一些社交,能力有提高,也给家庭减轻负担。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重要。
我记得我家老大小班时候,幼儿园给小朋友讲太阳系的行星,还讲黑洞什么的,当时我觉得挺不可思议的,这么小居然就学这个,但其实孩子对这些还挺有兴趣的。他们理解概念并非过程艰难的死记硬背,而是像玩儿一样,潜移默化地了解了。
现在孩子接触的信息、理解的事物,不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的情况可以比拟的。面对海量信息,我们难免会感到焦虑,但感到焦虑的同时,也要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看待我们的下一代。
绝对不应该把学习视为一件坏事,坏的不是学习本身,坏的是学习方法和心态。
04
身体准备
此外,还想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只把目光全聚焦在语数外上,我们也要重视体育、通识教育以及社交,让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全方位发展。
想当年,我也带蛋蛋面试过一些民办学校。多数学校不会只侧重于知识的考量,而是侧重于考核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否懂礼貌,专注力怎么样,和老师、小朋友一起互动时的表现,还有的学校考了跳绳、拍球等运动。
基本身体条件也很重要。趁着还没开学,带孩子检查视力、牙齿,量量身高体重,便于之后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上了小学,时间可能一下子就少了,还是要有意识地保障户外活动时间。
05
文具
说了这么多“虚“的,最后再来点能落地的,一年级一些文具还是要准备的,都是我自用很久的,非广告,大家参考下。
洞洞笔挺好用的,配上电动卷笔刀,超级爽,谁用谁知道;
还有橡皮可以背一大盒,省得动不动就要找橡皮;
每天作业的橡皮屑很多,一个桌面迷你吸尘器会很救命;
Ipad架子,方便上网课;
文件夹要准备下,及时收纳作业;
还有英文写字本田字格本,A3的大草稿纸等等。
基本上就这些了,反正当天买第二天就到了,不用着急。
06
尾声
这篇本来想简单说说,没想到一说又是好几千字。
说到幼小衔接,可能更多会聚焦在学个拼音课、认认汉字、背一背乘法口诀表。简单来说,就是提前学一学小学低年级的内容,让孩子有个印象,到时候不至于跟不上。
但如果这样理解幼小衔接,是很狭隘的。
孩子在幼儿园的这几年,的确有一部目标是给小学阶段打基础,而这里的打基础不是死记硬背什么知识。也就是说,这个“基础”远远超出了提前学习知识这个层面。
12年路漫漫,知识的获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在努力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主动学习和要求自己的驱动力,让意志得以磨练,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承压能力,也能够有更好的社交技能,这奠定了一生前行的基础。
有了这些基本的素养,无论孩子未来上什么学校,过怎样的人生,都不至于在人海中沉沦。
都说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升学问题难免让人焦虑。
但人生怎么会没有焦虑?
又怎么能完全失去焦虑感?
我很反对那种什么都不学就是快乐的论调。快乐绝不是这么肤浅的,没有努力过,也就没有渴望,没有期待,怎么学会珍惜和坚持呢?
适度的焦虑是前进的动力。
而不被焦虑吞没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行动起来,积极行动,调整心态!
一起加油。
全文完。
本文转载自左边微信公众号右边【小土大橙子】。
小土是《婴幼儿睡眠全书》《妈妈有力量》两本书的作者,已有百万读者,小土专注早教和启蒙,养育男孩、社交情绪、女性成长等领域,希望能为妈妈们赋能,让妈妈们智慧养娃,轻松一点。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